(原標題:海南將取消部分市縣GDP、固定資產投資考核)
根據海南省委、省政府近日印發的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,海南將取消部分市縣GDP、工業、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,把生態環境保護同時立為負面扣分和一票否決事項。新考核評價辦法將于明年正式實施。
新的考核評價辦法根據《海南省主體功能區規劃》,將全省19個市縣(含洋浦、暫不含三沙)劃分為5大類,分兩個平臺進行差別化考核,最大亮點是取消了除?、三亞、洋浦、儋州、文昌、瓊海、澄邁之外的12個市縣GDP、工業、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,形象地說,就是讓“打籃球”和“踢足球”分場比賽。
新辦法圍繞新發展理念和海南省第七次黨代會的目標,設計了可量化、可計分的15個一級指標、51個二級指標。同時,突出各地資源稟賦、功能定位和發展特色,對相同的指標,在不同的區域賦予不同分值和權重。比如,15個一級指標中,?、三亞、洋浦分值最高的是創新發展,中部市縣分值最高的是生態環境保護;51個二級指標中,對12個重點產業根據市縣的實際情況賦予不同權重,有的突出全域旅游、有的突出熱帶特色高效農業、有的突出互聯網和醫療健康等其他產業。特別是把生態環境保護同時立為負面扣分和一票否決事項。
據介紹,此次調整優化考核評價辦法立足于海南省情、堅持生態立省,推動高質量發展,建設美好新海南的迫切需要。
【新聞多一點】
中央環保督察組批海南
鼓了錢袋,毀了生態!
2006年之后,海南房地產大躍進,優質的海灣被開發商瓜分,眾多別墅、樓盤拔地而起。
然而,過度的房地產開發給海南的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,原生態植被破壞嚴重、海岸侵蝕加劇、生活污水直排等問題凸顯。在這當中,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出于招商引資,發展經濟的目的不僅不嚴格把關,甚至大開方便之門。
第四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狠批道,海南自然環境好不等于“環保工作做得好,海南本應是生態環境的“優等生”,但“開發”熱情屢屢突破生態保護界限,使生態環境有了“難以撫平的傷痕”。
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組長賈治邦說,房地產企業指到哪兒,政府規劃跟到哪兒,鼓了錢袋、毀了生態,一些自然保護區、優質自然岸線、生態脆弱山體遭受破壞,成了當地生態環境難以撫平的傷痛。